近日,一场聚焦检验检测机构核心岗位能力的知识盛宴圆满落幕!由来实院黄涛院长主讲的 “检验检测机构授权签字人要求暨《检验检测机构/实验室设备管理员实战指南》新书发布会” 直播活动,吸引了超1.1万人次在线观看,互动评论高达600余条,现场学习氛围热烈,干货满满!
一、直播盛况:聚焦核心能力,引发行业共鸣
本次直播活动紧扣检验检测机构运行的关键岗位——授权签字人这一重要角色。黄涛院长以其深厚的专业积淀和丰富的评审经验,围绕授权签字人的定义、资格条件、核心能力、考核要求、职责权限以及最新法规政策等进行了系统、深入的解读。
直播中,黄涛院长结合最新修订的《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》、CNAS认可规则(如CNAS-RL01:2019, CNAS-CL01-G001:2024应用要求等)以及京津冀地区的协同规定(如《京津冀检验检测机构授权签字人考核管理办法》),对授权签字人提出了明确要求:
“持证上岗”的硬门槛: 详细剖析了授权签字人所需的学历背景、专业技术工作年限(如大专8年/本科5年/硕士3年/博士1年)、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“同等能力” 等基本条件,以及特定领域(如化学、微生物、无损检测、校准)的附加要求。
“技术把关”的真本事: 重点强调了授权签字人不仅是签字人,更是报告/证书技术审查的最终责任人。必须具备对检测标准/方法的深刻理解、对结果评价的判断力、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认知、对法律法规及认可要求的熟悉度,并拥有对不符合要求结果的否决权。
“动态管理”的新要求: 解读了京津冀地区提出的“资质认定评审过程考核”与“日常管理考核”双轨制,以及年度现场集中考核等新举措,凸显了对授权签字人能力持续符合性的重视。
“风险防控”的关键点: 结合《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》中对“不实报告”和“虚假报告”的界定及严厉处罚(罚款上限提高至10万,个人可罚1-5万),深入阐述了授权签字人肩负的重大法律责任,提醒机构和个人务必守住底线。
黄院长的讲解深入浅出,结合大量实操案例和评审要点,内容覆盖核心精华(即授权签字人概念、资格条件、考核要求、职责及设置常见问题等),为在线观众厘清了认识、明确了方向,引发了广泛共鸣和热烈讨论。
二、新书发布:赋能设备管理,夯实质量根基
直播活动的另一大亮点是《检验检测机构/实验室设备管理员实战指南》 新书的正式发布!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设备是检验检测活动的基础,其管理的规范性、有效性直接关乎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。而这本《检验检测机构和实验室设备管理员实战指南》 ,正是为奋战在设备管理一线的同仁们量身打造的操作宝典。
系统性构建知识框架:
从设备管理概论(术语定义、设备分类、管理任务与内容)到计量基础知识(计量概念、法定单位及其使用),帮助管理员打下坚实的理论根基。
精准对标法规要求:
深入解析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(CMA)、实验室认可(CNAS) 以及实验室安全对设备管理的核心条款(第二章),让管理实践始终紧扣法规标准,确保合规。
深度解析核心难点:
内部校准(第三章):提供从内部校准的概念、认可要求,到具体实施方案的完整指南,并配有宝贵的资料性案例和参考模板,为实施内部校准扫清障碍。
计量溯源性(第四章):围绕“计量溯源性要求”这个关键命题,详细讲解溯源链、等级关系、溯源图绘制(含间接测量溯源)、计量信息要求,并重点解读最新版CNAS-CL01-G002:2021《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要求》,确保结果的可信度。
检定与校准(第五章):明晰检定/校准基本概念,详解周期管理,聚焦校准后的计量确认流程、状态标识规范,并探讨校准周期的科学调整策略。
期间核查(第六章):本书一大亮点! 系统剖析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和实验室认可对期间核查的要求,阐述其目的、作用,并对设备与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进行深入分类探讨。从策划、方法、判定到管理,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,并有详实的期间核查示例供读者参考学习,直面工作中最棘手的实操问题。
实战导向贯穿始终:
书中不仅包含大量“方法及判定”、“实施步骤”、“管理要求”,更直接提供参考模板、资料性案例、期间核查示例(如第四章第五节、第三章第四节、第六章第八节),将理论要求转化为可直接应用的实践指导,真正做到“拿来即用,用之有效”。
《检验检测机构/实验室设备管理员实战指南》的发布,标志着检验检测机构在提升内部管理精细化、专业化水平方面又添一重要工具。它不仅是设备管理员的案头必备,也是实验室负责人、技术负责人、质量负责人乃至授权签字人理解和监督设备管理工作的实用参考。